找回生活的精力和活力 沂水樓防水
作者:惠民家政 點擊次數: 更新時間:2016/9/17 20:04:18
1
在理想和現實中找到平衡
人生何嘗不是一種理想的沖突場。只不過實在這和舞臺有一點不同,舞臺上的悲劇生于沖突之得解決,而人生的悲劇則多生于沖突之不得解決。
生命途程上的歧路盡管千差萬別,而實際上只有一條路可走,有所取必有所舍,這是自然的道理。
世間有許多人站在歧路上只徘徊顧慮,既不肯有所舍,便不能有所取。世間也有許多人既走上這一條路,又念念不忘那一條路。結果也不免差誤時光。
“擺脫不開”便是人生悲劇的起源。畏首畏尾,徘徊歧路,心境既多苦痛,而事業也不能成就。
許多人的生命都是這樣模模糊糊地過去的。要免除這種人生悲劇,第一須要“擺脫得開”。
消極說是“擺脫得開”,積極說便是“提得起”,便是“抓得住”。
認定一個目標,便專心致志地向那里走,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,這是成功的秘訣,也是免除煩惱的秘訣。
找回生活的精力和活力
別忘了生活。
我時常想,做學問、做事業,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樁事。人生第一樁事是生活。
我所謂“生活”是“享受”,是“領略”,是“培養生機”。假若為學問為事業而忘卻生活,那種學問事業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義與價值。
因此,我們不應該把自己看作社會的機械。一味迎合社會需要而不顧自己興趣的人,就沒有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。
我最怕和談專門的書呆子在一起,你同他談話,他三句話就不離本行。談到本行以外,旁人所以為興味盎然的事物,他聽之則麻木不能感覺。
像這樣的人是因為做學問而忘記生活了。倘若先沒有多方面的寬大自由教育做根底,而職業教育的流弊,在個人方面,常使他生活單調乏味,在社會方面,常使文化膚淺褊狹。
倘若基礎樹得不寬廣,你就是“專”,也決不能專到多遠路……學問這件東西,先要能博大而后能精深。
做一個活潑的年輕人。
青年人比老年人易于發愁些,因為青年人的生機比較強旺。小孩子們的生機也很強旺,然而不知道愁苦,因為他們時時刻刻的游戲,所以他們的生機不至于被抑郁。
我自己從前仿佛也嘗過煩惱的況味,從前長輩們往往拿“應該不應該”的大道理向我說法。他們說,像我這樣一個青年應該活潑潑的,不應該暮氣沉沉的,應該努力做學問,不應該把自己的憂樂放在心頭。
現在一般青年的心理大半都還沒改變。學生自成一種特殊階級,把社會看成待我改造的階級……
你應該回頭看看你自己是什么樣的一個人。
2
順應本性地活著
我不在生活以外別求生活方法,不在生活以外別求生活目的。世間少我一個,多我一個,或者我時而幸運,時而受災禍侵逼,我以為這都無傷天地之和。
你如果問我,人們應該如何生活才好呢?我說,就順著自然所給的本性生活著,像草木蟲魚一樣。
你如果問我,人們生活在這幻變無常的世相中究竟為著什么了?我說,生活就是為著生活,別無其他目的。
你如果向我埋怨天公說,人生是多么苦惱呵!我說,人們并非生在這個世界來享幸福的,所以那并不算奇怪。
我平時很歡喜站在后臺看人生。許多人把人生看作只有善惡分別的,所以他們的態度不是留戀,就是厭惡。
是非善惡對我都無意義,我只覺得對著這些紛紜擾攘的人和物,好比看圖畫,好比看小說,件件都很有趣味。
人生本來要有悲劇才能算人生,你偏想把它一筆勾銷,不說你勾銷不去,就是勾銷去了,人生反更索然寡趣。
所以我無論站在前臺或站在后臺時,對于失敗,對于罪孽,對于殃咎,都是一副冷眼看待,都是用一個熱心驚贊。
這個世界之所以美滿,就在于有缺陷。你要溫和地坐在黑暗里,才能感受“無目的”的人生清涼。
(來源: 十點讀書 作者:朱光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