團團說
不知從什么時候起,一些網絡流行語不知不覺間摻雜進了臟話、臟字,甚至人們在公開場合發表言論時也毫無顧忌,似乎只有帶著不雅字眼的所謂“流行語”才趕得上潮流,才更“接地氣”。
當摻雜臟字的“流行語”成為“流行”
前段時間一則大型企業的招聘海報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。廣告本身是經過了精心設計,非常時尚,畫面的視覺沖擊力很強。可是令人驚訝的是它的招聘主題詞:“世界那么大,你不來怎么知道你牛X”!一家知名大型企業,在面向全國精英的招聘廣告上,竟然出現了臟字!
這不禁讓人聯想到,在一些聚會、講座等公開場合,總有一些人在神采飛揚地表達自己觀點的同時,用一些摻雜了臟字的流行語,在一部分聽眾覺得尷尬的同時,另一部分人卻覺得這樣符合潮流無傷大雅。
有些語言,人們在使用時并不知道它的本意是不雅的。比如“哇噻”這個詞,其本意其實是十分難聽不忍解釋的一句臟話,可在一些影視劇的推廣下,成萬上億的粉絲積極效仿響應,已逐漸變成了表達語氣的書面語言。
像這種“劣幣驅逐良幣”的例子還有很多,甚至在一些媒體、電視劇、網絡寫手等使用下,“知名度”不斷擴大。比如“X絲”“XX婊”等詞匯竟一度見諸一些媒體之上。
誠然,某些研究也表示,粗口也可能催生出一些積極的意義。例如在某些情境下輔助的情感表達;在相熟的人之間,用來拉近彼此距離、表達幽默和自嘲等等。
但仍然不能否認的是,臟話是“語言之癌”,它讓人們借用語言溝通的可能性降低,甚至直接切斷。而咒罵別人的話說多了,語言就可能落實到行動,變成真正的暴力。
西方亦然,在英國,除了倫理上不允許,講臟話的行為很長時間依靠法律來規范。
在學習翻譯的時候,我們堅持“信、達、雅”,然而卻在自己母語的暴力里淪陷的越來越深。當“狗”、“婊”甚至一些曾經我們都羞于開口的詞匯,如今被用的滿大街都是,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,為什么一定要用這樣的表達方式?
如果你非要覺得臟話才能表達一些情緒,不如去古詩詞里找點靈感,“子惠思我,褰裳涉洧。子不我思,豈無他士?狂童之狂也且!”最后一句用夸張的方式翻譯就是:狂什么狂啊,你個#¥%@*!
曾經有人在網絡發問,“我們為什么要學習古詩詞?”下面網友的回答和舉例似乎能說明一切。
“讀詩多了,經歷多了,在某個時刻,某個場景,紛紛揚揚間,一句早就爛熟于心的詩句忽然就會直擊心靈,豐滿了此刻的情感,而不是只會說一句蒼白的‘大粗話’。”
看見夕陽余暉的時候
會想說
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
而不是只會說
臥C,這落日真XX的好看
當向一個人表達愛意時
會想說
山有木兮木有枝,心悅君兮君不知
而不是只會說
洳淉噯,僦罙噯
當贊美所見的美女時
會想說
北方有佳人,絕世而獨立
而不是只會說
膚白貌美大長腿,真XX好看
當酒逢知己時
會想說
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
而不是只會說
感情深,一口悶
換種表達方式的語言之美
近日,網上一則關于新華社發布《新華社新聞信息報道中的禁用詞和慎用詞》的帖子火了。文稱,在2015年11月發布的《新華社在新聞報道中的禁用詞(第一批)》45條禁用詞、規范用語基礎上,這版新增57條內容。
新聞媒體和網站應當禁用的不文明用語有38個,例如“裝逼、草泥馬、特么的、撕逼、瑪拉戈壁、爆菊、JB、呆逼、本屌、齊B短裙、法克魷、丟你老母”等。
此帖一出,引起網友熱議,有的網友不支持——
大部分網友認為,還是值得提倡的。
現如今,網絡語言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學生對傳統語言的學習,影響了他們的寫作習慣。在孩子們的日記、作文里,充斥著大量由漢字、數字甚至臟字流行語組成的大雜燴式的網絡語言,前段時間有大神將網絡流行語“翻譯”成了文言文,讀起來竟另有一番趣味。
原文:有錢,任性
翻譯:家有千金,行止由心
原文:睡什么睡起來嗨
翻譯:晝短苦夜長,何不秉燭游
原文:你臉大
翻譯:君額上似可跑馬
原文:你咋不上天呢
翻譯:閣下何不同風起,扶搖直上九萬里
原文:老司機帶帶我
翻譯:太仆老識途,攜我同游乎
原文:寶寶心里苦,但寶寶不說
翻譯:孺子含辛,隱忍不嗔
原文:來呀,互相傷害呀
翻譯:招爾互攻,相損相從
原文:天啦嚕
翻譯:上邪
原文:重要的事說三遍
翻譯:一言難盡意,三令作五申
原文:我單方面宣布和xx結婚
翻譯:愿出一家之言,以結兩姓之好
原文:當時我就震驚了
翻譯:余頓怔怔,魂散無聲
一個網友說,“當我的孩子長大后遇到心愛的人,念出‘未曾相逢先一笑,初會便已許平生’時,他已經打敗了只會干巴巴說‘我對你一見鐘情’的對手。”
所以,美好的詞匯那么多,你為什么非要用臟字?
帶有臟字的流行語
你怎么看
留言區等你
很可能由于#¥%@*
你的留言無法顯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