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人生的意義就在他會用心思去創造
要是人類不用心思
便辜負了人生
不創造
便枉生了一世”
人生的意義
一、人生沒有目的
人們常常愛問:人生有沒有目的?有沒有意義?
我以為人生不好說目的,因為目的是后來才有的事。
我們先要曉得什么叫做目的。比如,我們這次來興安,是想看靈渠,如果我們到了興安,而沒有看到靈渠,那便可以說沒有達到目的。
要是目的意思,是如此的話,人生便無目的。乘車來興安是手段,看靈渠是目的,如此目的手段分別開來,是人生行事所恒有。但一事雖可如此說,而整個人生則不能如此說。
整個宇宙是逐漸發展起來的。天、地、山、水,各種生物,形形色色慢慢展開,最后才有人類,有我。人之有生,正如萬物一樣是自然而生的。天雨、水流、鶯飛、草長,都順其自然,并無目的。
我未曾知道,而已經有了我。此時再追問“人生果為何來?”或“我為何來?”已是晚了。倘經過一番思考,決定一個目的,亦算不得了。
二、人生的意義在于創造
人生雖不好說有目的,但未嘗不可說人生有其意義。
人生的意義在哪里?人生的意義在創造!
人生的意義在創造,是于人在萬物中比較出來的。
宇宙是一大生命,從古到今不斷創造,花樣翻新造成千奇百樣的大世界。這是從生物進化史到人類文化史一直演下來沒有停的。但到現在代表宇宙大生命表現其創造精神的卻只有人類,其余動植物界已經成了刻板的文章,不能前進。
到今天還能代表宇宙大生命,不斷創造,花樣翻新的是人類,人類的創造表現在其生活上、文化上不斷的進步,文化是人工的、人造的,不是自然的、本來的。
三、創造的關鍵在于用心思
人類為何能創造,其他的生物為何不能創造?那就是因為人類會用心思,而其他一切生物大都不會用心思。
人生的意義就在他會用心思去創造;要是人類不用心思,便辜負了人生,不創造,便枉生了一世。
所以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,要用心思要創造。
什么是創造,什么是非創造,其間并無嚴整的界限。
科學家一個新發明固然是創造,文學家一篇新作品固然是創造,其實一個小學生用心學習手工或造句作文,亦莫非創造。極而言之,人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亦莫不可有創造在內。不過創造有大有小,其價值有高有低。
四、創造有內外之分
創造有兩方面,一是表現于外面的,如靈渠便是一種很顯著的創造,如寫字作畫,政治事功,種種也是同樣的創造。這方面的創造,我們可借用古人的話來名之為“成物”。
還有一種是外面不大容易看得出來的,在一個人生命上的創造。
比如一個人的明白通達或一個人德性,其創造不表現在外面事物,而在本身生命。這一面的創造,我們也可以用古人的話來名它,名之為“成己”。
換言之,有的人是在外成就的多,有的人在內成就的多。
在內的成就如通達、靈巧、正大、光明、勇敢,等等,說之不盡。但細講起來,成物者,同時亦成己。如一本學術著作是成物,學問家的自身的智力學問即是成己;政治家的功業是成物,政治家的自身本領人格又是成己了。
反之成己者同時亦成物。如一德性涵養好的人是成己,而其待人接物行事亦莫非成物。又一開明通達的人是成己,而其一句話說出來,無不明白透亮,正是成物了。
(來源:季羨林國學講堂 作者:梁漱溟)